首页  党建信息  组织发展  宣传教育  作风廉政  教工之家 
站内搜索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宣传教育 > 正文

从“好就业”到“就好业” 我国多措并举筑牢民生之基

发布时间:2020-10-09  来源:人民网

就业,一头牵着千万家庭,一头连着经济大势,是最大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、根基工程,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,必须抓紧抓实抓好。

回望“十三五”时期,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保持了就业形势持续稳定。2016年至2019年,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,就业规模持续扩大,就业结构不断优化,工资收入、就业环境、劳动关系、社会保障等方面更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。今年1至6月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%。尽管受到疫情影响,我国上半年就业形势整体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。

随着就业质量不断提升,从“好就业”到“就好业”,多措并举筑牢“就业”这个民生之基,正为经济健康发展、社会大局稳定、人民生活改善提供重要保障和持续动力。

政策红利释放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

实现社会充分就业,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体现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,并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,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。同时,加强对失业的调控力度,确保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。

人社部数据显示:从2016年到2019年,每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均在1300万人以上,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均在550万人左右,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达到170万左右。今年1至6月,全国累计新增就业564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%。

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,就是要确保就业更加充分,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。充分就业,不仅体现在就业总量稳定,新增就业岗位充足,还体现在失业率保持在合理区间,工资水平稳定提升。人社部数据显示,近年来,失业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运行,调查失业率基本保持在5.5%以下,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,我国城镇地区失业率水平既低于全球平均水平,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。今年在疫情影响下,调查失业率总体6%左右,但从二季度开始已呈总体回落态势。

此外,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。其中,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,农民工总量持续扩大,就业困难群体也都得到有效帮扶。

近日,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、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在接受人民网财经专访时表示,今年,国内外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,经过艰苦努力,积极推进防疫与复工复产复市复业,保就业总体上持续向好。

“保就业的重点群体是大学生就业、农民工就业。”杨志明表示,从新增就业的结构看,重点是大学生就业,“十三五”期间,以市场为导向,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,鼓励到企业、到区外就业和自主创业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今年职业院校扩招200万人,可将一部分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吸收到职业技术院校里,缓后进入劳动力市场,不仅减轻保就业压力,也为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储备高技能人才。

从保就业的存量看,杨志明指出,保农民工就业是“重头戏”。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,是防疫防控中返城复工最大劳动群体,也是城市公共卫生防疫覆盖面最薄弱的群体,但亿万农民工在保就业中的规模之大、贫困地区农民工打工收入对脱贫的作用之大、在经济恢复中稳岗贡献之大前所未有。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、教授盘和林在接受人民网财经专访时指出,虽然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,但整体就业形势依然平稳,就业岗位持续增加,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首先,宏观经济稳定为就业持续增加提供了必要条件,随着我国GDP总量不断提高,GDP增速每增加一个百分点,绝对增量也在大幅增加,这为“稳就业”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
其次,政策红利是就业稳定的主要推力。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,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%以上的新增就业。近年来,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,全力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,给企业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减税降费、放管服改革、营商环境优化等政策的实施,让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红利,减轻了企业负担,吸收就业的能力也得以增强。此外,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对“保就业”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 

关闭

版权所有 © 2012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保留所有权利。苏ICP备15049677号